跳到主要內容

一個職業操盤手的告白(6)--資金管理(上)

資金管理能力,是一個交易員獲利能力的分水嶺,也是影響獲利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項技術。但很矛盾的是,它卻是最少被討論,一般人也很少注重的領域,坊間也鮮少看到有深入介紹的書籍。
一般人常認為,精確的分析走勢與聰明的設定進出點是獲利的主要依據。事實上,資金管理對獲利的影響遠大於這些因素….
除非您是受過嚴格訓練的交易者,否則即便您能精確的設立進出位置,在交易的過程都將飽受人性的影響而摧毀您的紀律。擁有良好的資金管理能力,能夠幫助您將這些負面因素降至最低,甚至能彌補不良預測所引起的缺失。
聽起來這是個很美妙的名詞,但「資金管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廣義的資金管理,包含以下五項原則。如果您能耐心看完這一系列的文章,我相信您的交易績效將會有大幅的改善。
(1)適當的帳戶規模
初學者很常面臨的一個疑問是,「到底我需要多少的資金來做交易?」。
假 設我現在有100元,每次下注金額10元,如果我連輸三把,資金將損失30%,這時後未來將取得43%的報酬才能將資金扳平。如果我運氣再不好一點,一開 始就連輸了5把,那未來將要有100%的績效才能將本金扳平。從這個例子就可看得出來,部位規模控制的重要性,對資金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用台指期做例子:
如果您的交易策略,每次停損設100點(相當於2萬),經過歷史資料檢測後,一口的最大拉回幅度為20萬(Maximum Drawdown以下簡稱為MMD),我該用多少錢才能做一口呢?
在不考慮跳空的前提下,如果我遇到了極端的運氣,一開始進場就遇到策略的最大拉回,假設我準備了100萬資金,這時後資金的虧損程度就是20%。如果我希望能將資金的虧損控制在10%以內,這時候我就需要準備200萬的資金,或是換成2口小台指。
同樣道理,如果我能接受資金的虧損在40%的程度,這時後我可以交易2口台指期。
換句話說,帳戶的規模設定,其實是依據您的策略屬性,以及自己願意接受交易過程的風險考量而定。反過來說,如果您的帳戶資金是確定的,這時後就應該根據您的策略及風險考量,先設定好資金的容忍底線,最後才決定適當的部位規模。
用目前台指期的真實市場狀況做進一步說明:
1.歷史上差不多幾年就會來個重大事件導致跳空,以目前的約當位置7400為例,一個跳空就約500
 點,如果我的資金要能撐過連續兩個跳空,這時後至少必須要有額外的1000點資金(相當於20萬)來
 做準備。
2.另外如果我交易的策略MMD為15萬,如果未來保證不會再創新高,所以我至少還需要另外準備15
 萬。
3.準備了20+15=35萬之後,還需要加上原來的8.4萬(保證金)=43.4萬,這意味著如果我一開始交易
 就遇到極端的狀況,連續損失達到MMD上限外加兩個跳空,這時候我至少還剩下一口的資金可以繼續
 交易。而這時資金的虧損率為(43.4-8.4)/43.4=81%,看得出來雖然沒出局,但要扳回損益兩平
 的機會也很小了。
4.如果我希望就算遇到極端狀況,我的資金虧損還能保持在50%以內,這時後,我必須準備70萬以上的
 資金,才能將最大虧損控制在總資金的50%以內。
5.若準備500萬哩?即便發生最大虧損(35萬)也只不過佔了總資金的7%,看起來每晚都可以安心的睡
 覺。唯一的問題是,由於分母擴大,因此獲利率也相對的降低許多。
獲利和風險是相對的,你想用多少錢交易一口,其實就是根據您願意承受的風險和期望的報酬而定,根據以上的步驟,您可以設定一個自己能接受的目標當做您的起始部位最佳規模。
現在您或許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多數只準備3口內資金的人撐不過第一年,或許不是交易技術不好,而是根本撐不過在交易過程中的盈餘分配而提早陣亡。
(2)部位規模控制
如果說適當的帳戶規模,是決定您生存績效的第一門檻;那麼部位規模控制,就是決定您獲利的主要動能來源。
前 面的例子有提到,如果一開始您就不慎虧損了50%的資金,接下來必須有100%的報酬才能將虧損扳平。但在過程中您並不確定策略的連續虧損是否會持續擴 大,如果這時後還是用一樣的原始槓桿,很有可能對資金造成重大傷害。同樣的道理,如果您經過一段時間後,資金持續成長到原來的200%,這時後用固定一樣 的槓桿反而造成報酬率過低。
如何根據帳戶的規模,調整部位的大小,這就是部位規模控制要討論的範圍。
常用的部位規模控制方式,有固 定數量(fixed size),固定金額(fixed dollar),固定風險(fixed risk),固定比率(fixed ratio),槓桿目標(leverage target),最大連續虧損等模式(maximum drawdowm method)等模式,用一個最簡單也最多人使用的方法來做說明,固定金額(fixed dollar):
以台指期為例,如果我打算用50萬來交易一口合約。那麼在資金只有25萬的時後,就只能交易兩口小台指;同樣的當資金成長到100萬的時後,我就可以交易第2口台指期合約。
如果隨著時間與帳戶淨值的持續增加,接下來我可以按此比例交易更多的合約,這就是固定金額的部位控制方式。
50萬成長到100萬,相當於一口單必須累積2500點的獲利。也就是說,如果您有很好的交易技術,一口單經過一段時間獲利達到2500點之後,於是您有了50萬的獲利。
接下來當您資金到達100萬時,你開始交易2口合約,在持續經過一段時間獲利後,您又賺到了另外的25000點(50萬),所以可以開始交易3口合約…
在只有第一口的部位時,您必須一口獲利達到2500點,才能累積到第2口的資金;然而在交易2口部位的時後,您的每口平均獲利只需要1250點,就能累積到下一個50萬。按照同樣的槓桿,如果當您有4口部位在做交易時,您一口僅需要獲利625點,就可以獲利50萬。
從以上的簡單數學觀念可以看出,一個交易一口合約的人,即便有很好的交易技術,他的總獲利可能還不及一個獲利率僅有1/2但部位規模是他10倍的大的人。
如 果您只有100萬,您將會很謹慎的對待每次交易的風險,一年至少要有數十%的獲利才會讓您感到比起上班族有那麼一點的財富自由感覺;但是當您有1000萬 做交易時,您或許可以忍受更大的風險,同時更嚴謹的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交易機會,即便一年只有獲利10%,還是比起那位交易技術高超卻只能在一口單賺 50%的交易者獲利來得好。
請記得一件事,您來到這市場,目的是賺錢獲利,不是比勝率,不是比行情分析,也不是比操作技術,就是比誰賺得多而已。
您應該把交易的主要學習目標,從如何判斷,改為學習如何賺最多的技術上。並研究期間各種變數會造成的影響程度。
囉嗦了一堆,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出其中的關鍵?
獲利動能,主要是來自於槓桿(部位規模)的調整,而不在於一段走勢抓了多少點。讓我接下來用下一個例子再做進一步說明:
        第一年  第二年
策略A +70%   -40%
策略B -30%   +50%
上面兩個策略,哪一個獲利能力比較好?
很明顯的,如果是固定部位進行交易,
A策略在兩年後資金將有30%的報酬
B策略在兩年後資金將有20%的報酬。
但如果是複利部位交易:
A策略在兩年後將變為102%的資金(1*1.7-1.7*0.4=1.02)。
B策略卻在兩年後變為105%的資金(1*0.7+0.7*0.5=1.05)。
可以看得出B策略優於A策略
為何策略B的績效會比獲利能力較高的策略A來得好哩?
因為雖然策略A擁有較好的獲利能力,但是在過程中也容易損失較大的資金。當過程以複數部位進行交易時,很容易因策略的不穩定性而在部位變大時損失更多的資金。相較於獲利能力較差的B策略,卻擁有較小的虧損,在進行複數部位時,反而能因複利的因素而擁有較高的獲利能力。
又如果將以上兩個策略相加除以2呢?
      第一年  第二年
策略A +70%   -40%
策略B -30%   +50%
------------------------------------------
策略C +20%  +5%
兩年後策略C的資金將變為1*0.2+1.2*0.05=126%
由這裡可以看出兩個績效普普的策略A與B,經由適當的組合後,最後竟然獲利能力可以大幅提升。這其中靠的不是策略本身的績效提升,而是靠過程的複利威力。
我們都知道,獲利=進出場價差x投入部位數量
由以上公式可以知道,在數學上,交易行為中影響獲利有兩個變數,第一為進出場點數的價差。第二為投入部位的大小。
假設我的交易能力無法在進出場點數的價差上(進出場技術)有太大的提升,事實上我可以透過調整部位的控制能力,來提升我的獲利能力。
怎樣才能持續的累積獲利以達到資金成長的動能哩?
靠的是穩定的獲利狀態。只有在您的策略獲利曲線能夠穩定上揚時,您才有可能利用複利來開啟資金的最大成長動能。
在交易上,您的策略(方法),追求的應該是穩定而不是進出價差的最大化。
在面臨虧損時,您應該在意的是連續虧損造成的危害,而不要過分在意哪些點位造成的停損會如何。
在漫長的交易過程中,您不會永遠看得準,也不會一直做錯邊,重點是在做對與做錯時,獲利與虧損的結構比例與分配,是否能讓您的資金保持在持續向上的成長曲線,只有在此狀況下,您才有辦法利用部位規模控制技術,靠複利來成長您的資金。
複利威力的大小,主要是受到策略的穩定性,投入部位的大小以及持有時間而決定,很早以前,就有位科學家看出這個端倪:
「複利的威力勝過於原子彈」--愛因斯坦
如何根據帳戶的規模,適當的調整部位大小的技術,通稱為部位規模控制技巧,這也是專業交易員和一般交易者,報酬績效有顯著差異的主要原因
~未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7分鐘波段策略

使用中 觀察中 待修正 TXF_17min_1 TXF_17min_2 TXF_17min_3 TXF_17min_4 TXF_17min_5 TXF_17min_6 TXF_17min_7 TXF_17min_8 TXF_17min_9 TXF_17min_10 * TXF_17min_11 TXF_17min_12 TXF_17min_13 TXF_17min_14 * TXF_17min_15

如何將SRT亂碼轉換成繁體字幕

avi格式的電影常常需要搭配srt格式的檔案來顯示字幕,最常見的字幕有英文、簡體中文及繁體中文的格式,不過偶爾會發現出現的字幕是看不懂的文字。若不是翻譯品質的問題,別急著把字幕砍掉,透過幾個小步驟即可轉換為能夠正確顯示的字幕。 1. 打開Word2007,點選"開啟舊檔",將右下角的下拉選單選擇"所有檔案",即可看到.srt檔案。 2. 點選開啟之後,會出現一個選取文字編碼的對話框,選擇"其它編碼方式"中的" 簡體中文GB2312 "語系,預覽框即會出現正確的簡體文字。 3. 選擇工具列上的"校閱">"簡轉繁"功能,將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 4. 按Ctrl+A全選、再按Ctrl+C複製所有內容;關閉Word且不要存檔。此時會出現對話框詢問是否要保留複製的文字,按下"是"後離開Word。 5.將剛才的.srt檔案用記事本開啟,將所有的內容文字刪除,再按Ctrl+V將剛剛複製的內容貼上,覆蓋,存檔並關閉就OK了。 另一個快速將亂碼改為簡體中文的方法: 1. 將srt檔案用IE開啟 2. 開啟出來的畫面顯示出來的也是亂碼,接著按右鍵選擇"編碼",選取"簡體中文(GB2312)"的選項,會出現正確的簡體文字。 3.將網頁上的文字複製下來,再用記事本開啟.srt檔案,將原有的亂碼內容刪掉、並貼上剛剛複製的文字,存檔關閉,若有出現對話框,存檔類型選擇"所有檔案",編碼改為"Unicode",按下儲存就完成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