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學家馬林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到巴布亞森林探勘,那時歐洲剛開始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跟一個食人族聊天,談起歐洲正陷入戰火,對方好奇的問:「你們怎樣吃得下這麼多人肉?」他解釋歐洲人不吃人肉,食人族驚呆了,說:「那太野蠻了吧,不吃的話,殺來幹什麼?」
食人族以其獨特的邏輯,不經意把他們身上的野蠻標籤撕下,貼在文明人的面上。這帶點戲謔的對話,更是對所謂文明人深刻的反諷。
因為尊重生命而不食人,轉個頭卻以機關槍瘋狂殺人——想了想,這樣的自相矛盾,在香港的生活層面不難找到。
在地鐵站不肯拾級而上,怕吃虧似的擠擁上扶手電梯,然後到健身中心跑跑跑 。
不讓孩子到樓下的兒童遊樂場,然後花錢報讀Play Group(遊戲團體),只為學習與其他小孩遊玩。
抱怨香港生活擠擁,然後假日泡在人山人海的商場,對郊野公園視而不見。
痛罵TVB劇集無聊差勁,然後每晚準時八點半坐在電視面前。
這樣的矛盾俯拾皆是,不是讓人覺得我們都是傻子,就是以為有人格分裂。出奇得是,我們好像絲毫不覺得有任何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
曾經聽朋友說過TVB的劇集很無聊,但因為他的同事每天也在討論劇情,為免顯得自己落伍和離群,只好不情不願的變了電視迷。對潮流沒有反思,反思後感覺抵抗不了,只好抱著「別人都是這樣,我也不得不如此」,讓自己的立場舉白旗。
這樣的情景,齊克果在《致死的疾病》中描述得很細緻:
這些看似矛盾和荒謬的狀況,是腦袋痲痹、如喪屍般生存的象徵。而在這繁華社會, 令你痲痹的機會多的是,看看電視、雜誌、地下鐵的廣告版,每天向我們輸出的大量訊息和幻象就知道了:瘦身減肥、自我增值、生活品味、有機食物、投資創富… 無不想打入我們腦中,說服我們跟從它們的價值和節奏,為其獻上鈔票,實際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此時應該詰問:「瘦身到那個地步,有個屁用?」然後轉身離 去。
只懂跟從大眾不吃人,卻沒有思索不吃人的意義,不覺幹了比吃人更壞的事——沒有比這更荒謬的了,卻在日常生活的細節出現。每當我不隨潮流而行,有變成他者眼中的野蠻人之虞,就會請馬林諾斯基遇上的食人族出來,想像與他的對答,以審視所謂的「正確」。
只因這食人族的思維和邏輯,狠狠擊中我們文明人的死角。
食人族以其獨特的邏輯,不經意把他們身上的野蠻標籤撕下,貼在文明人的面上。這帶點戲謔的對話,更是對所謂文明人深刻的反諷。
因為尊重生命而不食人,轉個頭卻以機關槍瘋狂殺人——想了想,這樣的自相矛盾,在香港的生活層面不難找到。
在地鐵站不肯拾級而上,怕吃虧似的擠擁上扶手電梯,然後到健身中心跑跑跑 。
不讓孩子到樓下的兒童遊樂場,然後花錢報讀Play Group(遊戲團體),只為學習與其他小孩遊玩。
痛罵TVB劇集無聊差勁,然後每晚準時八點半坐在電視面前。
這樣的矛盾俯拾皆是,不是讓人覺得我們都是傻子,就是以為有人格分裂。出奇得是,我們好像絲毫不覺得有任何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
曾經聽朋友說過TVB的劇集很無聊,但因為他的同事每天也在討論劇情,為免顯得自己落伍和離群,只好不情不願的變了電視迷。對潮流沒有反思,反思後感覺抵抗不了,只好抱著「別人都是這樣,我也不得不如此」,讓自己的立場舉白旗。
這樣的情景,齊克果在《致死的疾病》中描述得很細緻:
「被大眾包圍著,被各種世俗之事吸引著,越來越精於世故,這樣的人忘記了他自身,忘記了他在神聖意義上的名字,不敢相信他自身。」結果是自身的慢慢麻木,恍如鮮魚在砧板上蹦了幾蹦,就不再掙扎了。
這些看似矛盾和荒謬的狀況,是腦袋痲痹、如喪屍般生存的象徵。而在這繁華社會, 令你痲痹的機會多的是,看看電視、雜誌、地下鐵的廣告版,每天向我們輸出的大量訊息和幻象就知道了:瘦身減肥、自我增值、生活品味、有機食物、投資創富… 無不想打入我們腦中,說服我們跟從它們的價值和節奏,為其獻上鈔票,實際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此時應該詰問:「瘦身到那個地步,有個屁用?」然後轉身離 去。
只懂跟從大眾不吃人,卻沒有思索不吃人的意義,不覺幹了比吃人更壞的事——沒有比這更荒謬的了,卻在日常生活的細節出現。每當我不隨潮流而行,有變成他者眼中的野蠻人之虞,就會請馬林諾斯基遇上的食人族出來,想像與他的對答,以審視所謂的「正確」。
只因這食人族的思維和邏輯,狠狠擊中我們文明人的死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