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龍貓》告訴我的教養事!

一直記得《龍貓》的主軸是一個溫馨的家庭,搭配神出鬼沒的多多龍家族所展開的可愛故事….從沒想過多年後和孩子們再次欣賞後才發現,原來《龍貓》…..是名符其實的親子教養寶典啊!

以下簡列三點,大家來看看是不是有點道理!?

爸爸開放/幽默的教育

爸爸在工作與撫養女孩們的壓力中,總是用開放、接納的心胸來看待女孩們的行為。例如,電影一開始即透過遊戲的方式邀請孩子探索新屋,並用想像力和孩子一起理解為何會突然看到一堆黑黑的東西;而當妹妹因為無法再次找到龍貓洞穴入口而沮喪時,爸爸並沒有出聲斥喝她無理取鬧,反而是帶著孩子一起認識雄偉的參天巨木

這位爸爸有理由對現況憤怒 (太太住院,自己上班帶孩子兩頭燒),不負責任地讓孩子承受他的負面情緒,但他選擇仰起頭來面對。這勇氣,與智慧,也造就出堅強的孩子。

龍貓為首的支持力量

對於母親暫時住院無法持家的姊妹來說,整個社區提供了讓她們安心、快樂成長的優質環境。雖說故事的情節並非在21世紀的大都市,硬要拿來跟現代生活比擬過於遷強,但其代表「每個家庭都需要支持力量」的寓意卻非常清楚。

無論什麼時代、環境,我們本就無法只仰賴自己的力量生養下一代。 然而,這個世代對於「支持父母」這件事顯得極不自然:父母通常敬謝不敏,社區也興趣缺缺,似乎深怕踩到彼此的地雷。我們與遙遠不相識的人相約在嘈雜的餐 廳,路過的大嬸卻對氣炸的新手媽媽搖頭嘆息……。合作共養的環境並非遙不可及,但如何開始、怎麼營造,又是另一番智慧了。

孩子對於「失去」的反應
整部片,重點中的重點,我以為是如何看待/處理孩子的失落。女孩們在片中,不斷地表現出對於失落的情感與恐懼,試舉數例:

1. 搬進去老房子沒多久,一個風大的夜晚,姐姐擔心房子被吹走;2. 姊姊第一天帶便當上學,回家後發現找不到妹妹 (妹妹去找大龍貓玩),跟爸爸到處尋找;3. 爸爸第一天到大學教書,姊姊去上學,妹妹不願意待在鄰居婆婆家,跑去學校要跟姐姐一起;4. 原本隔天要回家的媽媽,因為生病再次延遲,導致姊妹對於可能永久失去媽媽的恐懼湧上心頭;5. 妹妹為了見媽媽一面,獨自跑到醫院而迷路,全村總動員找人。

媽媽雖然戲分鮮少,但在全片卻具有畫龍點睛之效。搬家是為了媽媽;孩子需要鄰居照顧是因為媽媽不在 (才會去找姐姐);妹妹的兩次走失多少也跟媽媽有關;而姊妹們害怕永遠的失去媽媽,更不在話下。

失去/失落對智識懵懂的孩子而言是非常直覺的威脅,可說是一把尖刀擺在眼前,讓他們無法呼吸。

上一代在管教小孩時,最經常使用的一招莫過於「你再不聽話就把你丟在這裡!」通常小孩就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就範了,因為,那是他們無法承受之恐懼。雖然現代父母多少較不會出言威脅要把孩子「丟包」,但有時還是禁不住要「沒收、丟掉」他們最心愛的玩具。這個方法,通常會引發他們強烈的情緒反應….失落的威脅,是如此之強烈。

電影點出了失落在孩子心中造成的陰影與恐懼,而大人能做的,似乎不多,

同理的包容,與即時的陪伴 
======

成為三個孩子的爸後,看著龍貓》,欣賞姊妹的堅強與天真……肖想也能趴在龍貓肚上大睡一覺,更佩服爸爸的幽默與智慧。

除了還是很喜歡的貓咪公車外,原來,看龍貓》還可以學習怎麼當一個好爸爸。

忘記《龍貓》在演什麼了? 快去找來看! .......喔喔對了,別忘了跟孩子一起分享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7分鐘波段策略

使用中 觀察中 待修正 TXF_17min_1 TXF_17min_2 TXF_17min_3 TXF_17min_4 TXF_17min_5 TXF_17min_6 TXF_17min_7 TXF_17min_8 TXF_17min_9 TXF_17min_10 * TXF_17min_11 TXF_17min_12 TXF_17min_13 TXF_17min_14 * TXF_17min_15

策略想法

 1. L_RSI高於80時, 設立一個旗號, 當開始往下低於80後, 而且ADX也是往下時, 可以SELL?! 2. 當兩條均線交叉後, 但並沒有啟動策略後, 開始計算要多久可以同向的進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