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為什麼我一開電視看球賽就掉分、關電視就得分?

這兩天12強棒球賽在台灣熱烈舉行,也確實打了幾場很棒的比賽。但不免會聽到或在臉書看到這類的言語...
「晚上要跟義大利隊比賽,我們晚餐來吃義大利麵吧。」

「可惡!每次我打開電視就掉分數。」

「我老婆不準我看比賽,因為我每次看都輸。」
明明電視裡的比賽輸贏與他無關,但就是會有一些奇怪的行為,好似這麼做就會得分就會贏,或是以為他做了什麼事害球隊輸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讓我想到史基納(B.F. Skinner)跟他的鴿子。
行為主義大師史基納,他提出了工具制約的原理,可以讓動物學會很多行為,包含原本就可能會做的(如:壓桿)跟原本不可能會做的(跳火圈)。這原理主要在於動物發現行為是跟結果有聯結的,因此行為就會因為結果的不同而有所增強或削弱。比方說鴿子經過學習發現在啄按鈕(行為)就可以獲得食物(好的結果),因此就會增加去啄鈕的頻率。
但行為跟結果之間的聯結必然是正確的嗎?不見得。
史基納把鴿子放進以他為名的史基納箱中,無論鴿子做任何行為,每間隔15秒就掉一顆食物,鴿子就會很開心吃掉這顆食物,之後再過15秒又掉一顆,又吃掉...
所以掉食物這件事跟鴿子的行為完全無關,但前面提到工具制約會讓鴿子將行為與結果聯結起來,而現在有結果(掉食物)而沒行為那要怎麼聯結呢?結論是鴿子就會亂聯結。
史基納發現有鴿子會在碰巧有幾次給食物時轉了圈,之後就猛轉圈;有的則是剛好點頭後掉食物,之後就某點頭;有的則是剛好振翅完就掉食物,之後就拼命振翅...食物明明就每隔15秒就會自動掉下來,但鴿子依然很虔誠地做著儀式性的行為,相信自己的努力終將會讓這個箱子看見,而降下美好的回報。
顯然鴿子是獲得了錯誤的聯結,明明不相關,但卻錯把行為跟結果聯結起來,以至於一直做出看來無俚頭的行為。不僅如此,這類的行為還非常難以削弱,有隻鴿子在不給食物後依然努力振翅超過一萬次。
史基納將這些研究結果整理了一下,投稿到實驗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篇名就叫做鴿子的迷信("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s)
也許你會想說,怎麼可以拿人跟鴿子比,人聰明多了才不會這樣勒,但實際心理學家發現其實人也沒好到哪裡去。社會心理學家Langer1975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發表一系列實驗,提出「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的 概念,指出人們以為自己可以控制或影響其實他們並無法影響的結果。例如,擲骰子時,想擲出大數字就用力比較大,想擲出小數字就用力比較小,以為自己可以透 過用力的大小來控制擲出的結果。回到戰況激烈的棒球賽,不在場上打球的觀眾透過各種他們以為有效的「儀式」行為來左右戰局,正是一種控制錯覺。
看 個棒球有個乞求勝利的行為就說是迷信?這也太誇張了吧。是啊,是沒到迷信這麼誇張,然而回想一下,「每次我打開電視就掉分數」、「穿紅內褲就會贏」這類的 思維,不就是幾次碰巧而建立起來的聯結?人們的控制錯覺一旦像鴿子那樣,碰巧地與自己想要或不想要的結果聯結起來,就會產生很接近迷信的行為,像是中美職 棒很常出現只要連勝就不洗帽子或不刮鬍子之類的行為,很像史基納研究裡鴿子的行為吧。
聽起來人們會有這樣的非理性行為好像很悲哀,其實並不然,整體而言這樣的行為傾向對心理健康是有幫助的。這些思維與行為顯示了人們會對世間萬事萬物積極尋求「因果關係」,因此才會對於一些飄渺的事物產生奇妙的聯結。有了因果關係就能夠產生控制感,而對生活有控制感正是心理健康的條件之一,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習得無助的狗吧,那正是缺乏控制感所產生的狀況。因此對於生活中自己在意的事項擁有控制感是件好事。
回到球賽來看,如果覺得賽前吃個義大利麵、抽個古巴雪茄會讓你心理舒適的話,那就做吧,有跟球員一同奮戰的控制感是很棒的。但萬一球賽輸了卻一直自責是自己雪茄抽不夠而感到沮喪的話,那可就太過囉,此時就跟轉圈的鴿子沒兩樣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7分鐘波段策略

使用中 觀察中 待修正 TXF_17min_1 TXF_17min_2 TXF_17min_3 TXF_17min_4 TXF_17min_5 TXF_17min_6 TXF_17min_7 TXF_17min_8 TXF_17min_9 TXF_17min_10 * TXF_17min_11 TXF_17min_12 TXF_17min_13 TXF_17min_14 * TXF_17min_15

程式交易(文章轉貼)(舊)

這是從網路上看到的有關程式交易的文章,在這轉貼! 程式交易常常容易被神化,…….與污名化,這邊整理一下,小呆的雜感,可以請各位自行評估參考,當然,當參考就好,建議不好是當小呆放屁就好~ 聽聽就好~ 看看就好~ 笑笑就好~ 事先聲明:內容不雅,本文不適合交易贏家瀏覽… 1.程式交易不是快速致富,它是追求細水長流的穩定獲利 !! 來……. 請跟我唸一次,程式交易是追求細水長流的穩定獲利 !! 要一夜致富請加入xx保全公司, 搶的快好利害~ 十分鐘帶走五千萬 !! 或是去買樂透,或是跟有錢人家的兒子女兒結婚…, 要不然也可以參考這篇,白痴也能懂得掏空指南 !! 2.程式交易一定要自己做檢驗,目前市場上販售的程式交易很多,無論使用哪一套,都不要急著拿錢直接下單,至少一定要自己逐筆逐筆的驗證,以小呆自己為例,我大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使用 5分K從2001年08月16號開始,把每一筆的訊號逐一的檢驗,要能確定訊號的出現是”可以成交的到”,(已把每月的結算日跟開新倉,快市滑價這些問題都考慮進去了),然後再花了八個月的時間看盤,實際看盤紀錄來驗證手上這套程式的可行性 !! 請一定要自己做檢驗,否則報表跑出來很漂亮,實際交易時卻慘不忍睹……..,這個真的非常重要,請拜託一定要拿歷史交易紀錄逐一逐一的檢驗,別只看到報表漂亮就全然相信,沒有自己做過功課,年獲利兩千點的程式交易一樣會做到賠錢 !! 3.嚴格的執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當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程式交易者最深沉的悲哀,是他媽的賠錢的單子都跟到,大賺的單子卻沒做到!這一篇我列出網路上搜尋到的,檢視程式的一些細項,這在透過自己檢驗時可以得知,你目前用的程式試不適合你……. ,每個人可以承受的單筆虧損金額,以及連續虧損次數,可承受的壓力都不一樣!! 它只有適不適合你的操作週期與個性, 沒有辦法符合每個人的需求,.. 4.認清自己的個性,有人天生就是當沖的料,一筆單你要他死抱活抱,三五個月大波段操作,他可能會想死給你看 !! 也有人偏愛中長期波段,他認為交易是要研究總體經濟、財務報表、貨幣利率、政治因素………..,這沒有對錯也無關好壞,在市場中,你只要對你的帳戶金額負責就好,.. 但,你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個性與操作的時間週期,這非常非常重要!! 5.認清交易沒有聖盃,有人希望每一筆交易都獲利甚至往這個方向努力!! 小呆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