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降伏你每天那7萬個念頭 效率就倍增

每個人平均每天會閃過7萬個念頭,如果你不懂得組織,就等於肆意摧殘自己的生產力。
當你任憑大批想法和念頭閃過腦海,你會分心、毫無組織。你愈是讓這些思緒牽著你走,就愈是拉不回現實。
美國情緒管理暢銷書作家布萊德貝瑞(Travis Bradberry)博士在LinkedIn網站撰文說,閃過腦海的大多是念頭、而非事實。當負面、悲觀和讓你分散注意力的念頭侵襲腦海,而你信以為真,這些念頭便很可能強壓過境、主宰你。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近期研究發現,讓你腦海和思緒亂糟糟失去組織,不僅會讓人自我感覺不良好,而且會造成實質傷害。其中包含壓力倍增、消極和衝動。這種身體狀態會扼殺工作效率,還會導致一堆健康問題,包含體重增加、心臟疾病、睡眠問題和偏頭痛。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哈洛威爾(Edward Hallowell)形容,當一個人無法管理湧入腦海的思緒,「就會做出衝動性決定,或在盛怒之下倉促做了結。在此時,人會失去彈性、幽默感、以及處理不確定事物的能力。人會忘記自己的宏大藍圖,以及自己的目標和價值。他失去創意,也無法改變計畫」。
相反的,有組織和條理的思緒,會讓人進入沈浸(Flow)狀態。心理學中Flow指的是沈浸於某種事物的平衡狀態,處於這種狀態會讓人享受工作,並發揮最大潛能。研究顯示,處於沈浸狀態後,人的生產力會增加4倍。
Quartz報導,布萊德貝瑞提供自己的5個整理思緒步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效率滿滿。
步驟一:挑戰要不多不少剛剛好
當你試著把工作做好,可是工作蘊含的挑戰太難或太簡單,你就很容易失去專注力並被凌亂的思緒壓垮。
適度的挑戰會讓我們茁壯,挑戰太艱鉅引發焦慮,太簡單又會讓你無聊。當你有意識、小心翼翼的選擇任務,你就更可能進入Flow的狀態。
步驟二:掌管自己的情緒
雖然你無法控制對任何事物的情緒,但你可以掌握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首先,你要坦率的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知曉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感受。由此,你就可以更輕易的在從事不同行為時,「啟動」不同的情緒。打個比方,工作時更容易專心致志,玩樂時真正放開胸懷享受。
要做到如此,最重要的關鍵是認識和標注自己的情緒。用文字標明自己的情緒,讓情緒變成有形的、不再是神秘不可測。這樣做,也可以幫助你放鬆,想想什麼事為你帶來特定情緒,然後利用情緒推動你向前。如果你對自己的情緒置之不理,這些情緒會漸漸啃蝕掉你的專注力。
步驟三:保持你的專注力
當你不得不正襟危坐處理棘手的事情,這種感覺通常讓人很沮喪,這時你非常需要專心,但實際情況往往是失去專注力。
從零到全心投入工作中,需要一段時間。研究指出,一個人通常需要5至20分鐘才能進入專心狀態。如果不論外在有多少讓你分心的事,你都還保持專注20分鐘,便非常有機會進入Flow的狀態。
要達到上述目標,就好的方式是關閉任何讓你分心的事物,如手機、社群網頁等,然後便開始工作,頭20分鐘,就算沒有太多進度也沒關係,因為過了20分鐘門檻,大概就離Flow狀態不遠了。
步驟四:適時休息
我們的身體和腦袋基本上不是為冗長的工作而生。有些人或許會想,我就一股腦坐在電腦前8小時,一定可以完成質量俱佳的工作。但研究顯示,效率最好的工作節奏是以52分鐘為基礎,然後休息17分鐘。
當然,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工作過程中何時可休息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如果是這樣,那麼請掌握「一整天工作中,不時短暫休息」這樣的大原則。
步驟五:重回專注模式
休息過後,一定要重新啟動專注模式。不管你休息前有多「進入狀況」,休息回來後,專注度可能又回到原點。為了要重啟專注模式,你可能必須重頭實行步驟一,特別是你很難重新專心的時候。
其實,要達到沈浸(Flow)狀態並不特別難,但確實需要有意識的施行。靠上述5個步驟,你會發現專注度提升了,工作事半功倍。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160&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sthash.HnTlGIrZ.dpuf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7分鐘波段策略

使用中 觀察中 待修正 TXF_17min_1 TXF_17min_2 TXF_17min_3 TXF_17min_4 TXF_17min_5 TXF_17min_6 TXF_17min_7 TXF_17min_8 TXF_17min_9 TXF_17min_10 * TXF_17min_11 TXF_17min_12 TXF_17min_13 TXF_17min_14 * TXF_17min_15

程式交易(文章轉貼)(舊)

這是從網路上看到的有關程式交易的文章,在這轉貼! 程式交易常常容易被神化,…….與污名化,這邊整理一下,小呆的雜感,可以請各位自行評估參考,當然,當參考就好,建議不好是當小呆放屁就好~ 聽聽就好~ 看看就好~ 笑笑就好~ 事先聲明:內容不雅,本文不適合交易贏家瀏覽… 1.程式交易不是快速致富,它是追求細水長流的穩定獲利 !! 來……. 請跟我唸一次,程式交易是追求細水長流的穩定獲利 !! 要一夜致富請加入xx保全公司, 搶的快好利害~ 十分鐘帶走五千萬 !! 或是去買樂透,或是跟有錢人家的兒子女兒結婚…, 要不然也可以參考這篇,白痴也能懂得掏空指南 !! 2.程式交易一定要自己做檢驗,目前市場上販售的程式交易很多,無論使用哪一套,都不要急著拿錢直接下單,至少一定要自己逐筆逐筆的驗證,以小呆自己為例,我大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使用 5分K從2001年08月16號開始,把每一筆的訊號逐一的檢驗,要能確定訊號的出現是”可以成交的到”,(已把每月的結算日跟開新倉,快市滑價這些問題都考慮進去了),然後再花了八個月的時間看盤,實際看盤紀錄來驗證手上這套程式的可行性 !! 請一定要自己做檢驗,否則報表跑出來很漂亮,實際交易時卻慘不忍睹……..,這個真的非常重要,請拜託一定要拿歷史交易紀錄逐一逐一的檢驗,別只看到報表漂亮就全然相信,沒有自己做過功課,年獲利兩千點的程式交易一樣會做到賠錢 !! 3.嚴格的執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當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程式交易者最深沉的悲哀,是他媽的賠錢的單子都跟到,大賺的單子卻沒做到!這一篇我列出網路上搜尋到的,檢視程式的一些細項,這在透過自己檢驗時可以得知,你目前用的程式試不適合你……. ,每個人可以承受的單筆虧損金額,以及連續虧損次數,可承受的壓力都不一樣!! 它只有適不適合你的操作週期與個性, 沒有辦法符合每個人的需求,.. 4.認清自己的個性,有人天生就是當沖的料,一筆單你要他死抱活抱,三五個月大波段操作,他可能會想死給你看 !! 也有人偏愛中長期波段,他認為交易是要研究總體經濟、財務報表、貨幣利率、政治因素………..,這沒有對錯也無關好壞,在市場中,你只要對你的帳戶金額負責就好,.. 但,你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個性與操作的時間週期,這非常非常重要!! 5.認清交易沒有聖盃,有人希望每一筆交易都獲利甚至往這個方向努力!! 小呆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