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巴林銀行 巴林銀行在一七六三年由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創建於倫敦。它是世界首家「商業銀行」。它既為客戶提供資金和有關建議,又像一個「商人」一樣自己做買賣--像其他商人一樣承擔買賣股票、土地或咖啡的風險。由於善於變通、富於創新,巴林銀行很快就在國際金融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業務範圍也非常廣泛:無論是到剛果提煉銅礦、從澳大利亞販運羊毛,還是開掘巴拿馬運河的項目,巴林銀行都可以為之提供貸款。但是,因為巴林銀行有別於大街上的銀行,它並不開發普通客戶存款業務,所以巴林銀行的資金來源比較有限。它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來生存、發展。 在我於一九八九年初入巴林銀行時,它就是如此運作的。 那時,該銀行的職員都持有證券交易許可證,透過閃爍著綠色字符的大螢幕,隨時報告全球每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儘管如此,巴林銀行的運行原則仍然保持不變。 在巴林銀行總部裡,裝飾著許多舊時的股票。它們都被用畫框裝演起來,掛在牆面上。這些股票面積很大,顏色多為綠色與褐紅色,股票中間刻有帶高頂禮帽的人及蒸汽火車的圖案。某一邊的下面還有波浪形的水櫻有人告訴我,早在一八○三年,剛剛誕生的美國從法國手中購買南部的路易斯安納州時,所有資金就出自巴林銀行。當時,所有流動現金的結算都是以棉花的價格和廢除奴隸制度對社會的影響為基礎的。 儘管當時巴林銀行已有一個強有力的對手--一家猶太人開辦的、名為羅斯蔡爾德的銀行,它仍然是各國政府、各大公司及許多客戶的首選銀行。一八八六年,巴林銀行發行的「吉尼士」證券上市時,當時的情景可真是蔚為壯觀:購買該種證券的人手持申請表格,像潮水一樣湧進巴林銀行;結果,不得不動用警力來維持秩序。這和二十世紀八○年代英國電信公司發行股票時的情景頗為相似:很多人排隊等上幾小時,買下少量股票,然後再伺機拋出--等到第二天拋出時,股票價格可能已經兩倍了。 在二十世紀初,巴林銀行已經得到一個特殊的客戶:英國皇室。由於巴林銀行在銀行業中的卓越的貢獻,巴林家族先後獲得了五個世襲的爵位。這算得上是個世界記錄。儘管我對巴林銀行的主人如何如何並不在意(它不過是為我提供了一個工作機會而已),但我還是對它的歷史有了一些瞭解。要說完全不瞭解其歷史,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走在哪條走廊上,你都會看到許多介紹性的文字和圖片--它們都在強調巴林的光榮歷史。 在我剛到巴林銀行工作時,巴林家族中爵位較高的...